
1970年的时候,毛主席让李德生进了中央,去当了政治部的头儿。
那时候,李德生不仅在安徽军区有职位,在南京军区也担着职责,可以说是忙了好几个岗位的事儿。
当得知毛主席亲自点到自己的名字时,他连忙推却了好几次,说:
我手头上的活儿实在太多了,一个人要兼顾三个职位的工作,真的忙不过来,我看还是得辞掉几个,不然太吃力了。
对于这事儿,毛主席明确表示不同意:
一个都别裁!我给你支个招:
我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忙工作,再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学习提升,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呢,就深入基层去走走看看。
这样你就能两边都顾得上,同时还能提升自己。”
李德生严格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行事,他勤奋学习,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。在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,他力求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。
很多人都对李德生的本事竖大拇指,希望他能在现在的位置上继续干好。
有人赞同,那肯定也有人会持反对意见。谢富治,就是反对派里的一个。
1970年的某一天,谢富治去找毛主席,跟他说了说自己的想法。
领导,我觉得李德生不太适合担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位,咱们还是得找找其他人来干这个活儿。
他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吗?快跟我讲讲具体情况。
在办公室里,毛主席拿起一根烟点上,往沙发上一靠,打算听听谢富治有啥独到的见解。
李德生原本是当兵的,说白了,他就是从农村出来的。
让他去搞文化方面的事儿,大家可能不会太买账啊!”
谢富治在组织部摸爬滚打多年,一直负责政治方面的工作,他这话的意思,大家心里都明白:
我叫谢富治,我觉得比起李德生,我更适合当这个政治部主任。
那你来讲讲,要是他不行,那谁能行呢?
毛主席把香烟按灭,神情变得十分庄重。
在他看来,谢富治的做法就是在搞分裂,只顾着自己捞好处。这样的举动,让他打心底里反感。
“那个…嗯…”
看到毛主席那副严肃的神情,谢富治心里顿时忐忑不安,结果把之前在心里反复练习的话,一股脑儿全给忘了。
“李德生不行,那你就行啦?”
“真的不行,我这人不适合…”
毛主席的发言虽然不长,但特别有力量,让谢富治一个劲儿地摆手摇头。
毛主席说的这句话,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。
首先,得说谢富治他不是那块料。
新中国成立后,谢富治陆续在地方上工作过,后来还去了公安部,最后还在北京担过任要职。
虽然没犯啥错误,但也没啥值得炫耀的成就。
在云南那会儿,他干得最漂亮的事儿就是打击土匪,严禁毒品。
说起来,李德生可是个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老兵,他上过上甘岭的战场,豁出性命保护人民,为国家建立了不少大功劳。
要是论起功劳大小,谢富治还真比不上李德生。
在那个特殊时期开始后,谢富治悄悄靠拢了小圈子,但李德生呢,他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这边,态度毫不含糊。
说实在的,要是比立场坚定,谢富治还真不如李德生。
综合以上两个原因,谢富治不太适合政治部主任这个位子。这个职位,其实更适合李德生来干。
第二点,小圈子其实并不好。
毛主席真的是位了不起的人物,他看事情特别透彻,一点都瞒不过他。
谢富治不赞成李德生当政治部主任,这是他们小圈子里的想法。
谢富治虽然表面上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哪一方,但毛主席还是从他的举动中察觉到了些微的端倪,推测他与某个小团体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关联。
所以,毛主席通过批评谢富治,给那些小团体提了个醒:别在背后搞小把戏,别走极端路线。
都说“好话不一定顺耳,但对身体力行有好处”,毛主席跟谢富治说话时,虽然话语直接了点,不带拐弯抹角,但心里头全是为他好。
真遗憾,谢富治压根没当回事,他那小圈子的人也一样,都没把话放心上。
1970年的时候,谢富治不同意李德生当政治部主任,结果被毛主席给看穿了心思。
这篇文章,用来怀念过往的岁月和历史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